70余年前,毛泽东主席将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执政的过程比作“赶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赶考”,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赶考是个时代话题,现阶段,“赶考”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国际政治局势纷繁复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因此,“赶考”仍处于进行时,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赶考路上,要发挥党员榜样作用。“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艰难险阻的局面,共产党员 坚持冲在第一线,不辞辛劳,不为险阻,披荆斩棘,才有了如今繁荣富强的中国。张一雁一生扎根永济村,带领村民治理环境,创业致富,带动了共济村的脱贫;“最美校长”张桂梅,四十年如一日扎根贫困山区,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以推进教育公平作为一生事业,点亮了无数山区女孩的求学梦;王兰花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赶考”路上,唯有党员干部高举旗帜走在最前列,鼓舞士气,引领方向,才能让我们的队伍不断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
赶考路上,要引领群众参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改革开放后,无数民营企业家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为自己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文艺领域,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事业中,无数志愿者前赴后继,践行公益事业,为社会带来温暖。“赶考”路上,必须要尊重过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激发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
赶考路上,要关心人民群众福祉。“人民群众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赶考”的路上,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判卷人”。只有人民群众满意,才能收获一张圆满的答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脱贫攻坚战,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状况,实现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蓝天保卫战”,大幅提升了空气清洁水平,大幅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反腐倡廉”,营造晴朗的政治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交出一张令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
正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考试”仍在继续,“考试精神不可或缺”。只有秉持一往无前、永不止步的“赶考”精神,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开创新辉煌,开拓新境界。